认知驱动: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
简介
- 书名:《认知驱动: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》
- 作者: 周岭
- 分类: 心理-认知与行为
- ISBN:9787115569455
- 出版社:人民邮电出版社
概述
做成一件有价值的事,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; 成长的根本是做成事情、创造价值。 做到,是更高等级的成长。一个人的成长也是通过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来实现的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虽然内心强烈希望变好,行动也非常努力,却始终无法做成事情,这背后的原因通常是缺少价值意识、输出意识、创造意识、作品意识、利他意识…… 《认知驱动: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》将通过“做成一件事”的心法和技法两部分内容,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通过创造个人价值获取人生的成功、幸福和意义。 从“习惯养成”到“技能培养”,从“对内输入”到“对外输出”,从成为“更好的人”到成为“更有价值的人”,这些刻意的转变会让我们走出焦虑的怪圈。 单纯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,所以人们会反反复复地起念,又反反复复地失败。一个人只有了解做成一件事的来龙去脉、看清事情本质后,才能走出反复尝试却劳而无功的困境。 学会用认知来驱动自己,我们才能更好地到达成长的彼岸——做成 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,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。
划线
[插图]
[插图]
内向成长,即围绕自身展开的成长活动,比如早起、跑步、阅读等。
外向成长,即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,比如写作、画画、编程等。
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,却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。
重技能辅习惯,重输出辅输入。
人生的差异往往源于人们看待生活的不同视角。当你掌握了“复制”和“转换”这两个底层概念时,或许会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。
“转换”和“复制”的最大区别在于边际成本不同——“转换”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,“复制”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。
并非所有的“复制”类活动都具有无限可能,因为“复制”只是一种渠道,获得无限可能的关键依旧在于价值。
要想获得无限可能,“复制”和“价值”缺一不可,且价值越高,可能性越大。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有追求,那就应该激励自己去创造“可复制的价值”。
更重要的是,每次提笔时我都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:这篇文章在三年、五年甚至十年后再看还有价值吗?如果没有,那就没必要写了。仅这一问,就能消除一切浮躁的动机。
产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永远是写作的指南针,其他事情亦是如此,价值交换规律放在哪里都会起作用。